电子式电动调节阀故障主要是电气故障和机械故障两大类,分析故障现象,根据电子式电动调节阀的原理进行分析和处理是搞好设备维护的关键。本文在总结多年维护经验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电子式电动调节阀的常见故障与处理办法。
电子式电动调节阀是调节控制管道内流体流量大小的关键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石化等行业,它可靠性高、使用方便、维修简单,逐步取代了笨重的执行机构、气动调节阀等产品,成为现代控制系统的关键组成设备。如何应用好电子式电动调节阀,低设备故障率,减少故障是我们维护工作的重点。 一、电子式电动调节阀
二、执行器主要故障及处理办法
2 .1 电机部分
2 .1.1 电机不动作,控制模块电源和信号灯均亮,原因可能是:
1 ) 无电源或电源电压不正常;
2 ) 电机断线;
3 ) 电机、电位器、电容各插接头接触不良;
4 ) 电机内温度保护开关动作;
5 ) 控制模块故障。
2 .1.2 电机不动作,控制模块电源和信号灯均不亮,原因可能是:
1 ) 输入信号不正常;
2 ) 输入信号极性接反;
3 ) 控制模块故障。
2 .1.3 电机过热,偶尔有暂停现象,原因可能是:
1 ) 上、下限位开关凸轮调整不正确;
2 ) 配套阀门允许压差超出额定范围;
3 ) 过载保护动作,执行器和阀门有卡住现象;
4 ) 控制模块灵敏度过高;
5 ) 热保护动作,环境温度过高,散热不畅。
2 .1.4 电动机发热迅速且震荡爬行,短时间内停止工作,原因可能是:
1 ) 干扰信号过大。用数字式万用表交流“2 V”电压档测控制模块输入端是否有约10 mV以上的交流干扰;检查信号线是否是屏蔽线,是否与电源线隔离。若有交流干扰,可用470μF、25 V电解电容并接在控制模块输入信号端消除干扰。
2 ) 电位器及电位器配线不良。
3 ) 反馈组件故障。
4 ) 控制模块灵敏度过高,需要调整电位器灵敏度,减少动作频率。
2 .1.5电动机发热,停止动作,温度降下来又恢复工作,原因可能是:
1 ) 控制模块灵敏度过高。需要调整电位器灵敏度,减少动作频率。
2 ) 环境温度过高,电机散热不好。需要降低环境温度或将阀门移位。
2.2传动部分
2 .2 .1皮带断裂或传动齿轮损坏,原因可能是:
1 ) 阀门卡住;
2 ) 阀门过负荷;
3 ) 执行器内部传动部分损坏卡住;
4 ) 零位和行程电位器的调整不正确;
5 ) 限位开关调整不正确。
2 .2 .2 齿轮松动应紧固固定螺栓。
2 .3 其它故障
2 .3 .1位置反馈信号太大或太小。原因可能是:
1 ) 零位和行程电位器的调整不正确,进行适当调整;
2 ) 控制模块故障,通过更换控制模块判断。
2 .3 .2 加信号后执行器全开或全关不可调节,限位开关动作后也不停。原因可能是:
1 ) 功能选择开关不正确:
2 ) 零位和行程电位器的调整不正确;
3 ) 控制模块故障;
4 ) 限位开关或接线故障。
2 .3.3执行器在一定开度下,加开信号后,执行器偶尔先回零位后再到指定位置,其故障原因可能是位置反馈信号失常,控制模块故障,更换控制模块即可。注意:进行零位、行程调整时,应先松开限位开关的凸轮,调整完后再将其固定。当然,电动执行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其他的问题,这需要维护人员细心地观察,仔细地分析,逐步排除故障。
三、主要部件的更换查对故障原因后,部件的更换也不能忽视,应掌握正确的更换方法,既方便操作,同时还能保证更换后的部件工作正常。
3 .1 电动机及皮带的更换步骤
1 ) 松开固定电动机的4个内六角螺钉;
2 ) 更换电动机或皮带;
3 ) 固定时将皮带拉紧,再紧固4个内六角螺钉。
3 .2角行程反馈电位器组件的更换步骤
1 ) 用手动曲柄把执行器置于阀门关闭位置;
2 ) 把电位器组件卸下来;
3 ) 把安装在执行器反馈杆上的大齿轮的紧固螺钉松开;
4 ) 将新电位器组件安装到执行器上;
5 ) 把反馈杆上的大齿轮逆时针转动200后,紧固螺钉即完成更换。
3 .3直行程反馈电位器的更换步骤
1 ) 记住各齿轮组件的位置,再进行拆卸,松开螺钉;
2 ) 记住安装在电位器轴上的齿轮有一个小孔是固定弹簧用的,小孔的位置要记好;
3 ) 记住电位器引线的安装方向再进行电位器更换;
4 ) 重新组装反馈组件时,应先将电位器、齿轮组件、弹簧组装好,用螺钉固定安装板后,再安装齿条
(从齿条底部往上推齿条到任意位置松开手后,齿条应能自由下落) 。